云开全站app官网枣庄市人民政府召开支部组织生活会和评议党员,开展党支部履行全面从严治党和抓党建述职评议,组织党支部参加枣矿集团党支部培训班,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水平。对基层
(三)丰富载体,党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。举办庆祝建党103周年7项系列活动,组织开展“怎样当好党支部”主题论坛、集体观看警示教育片、参观廉洁警示教育基地、党纪党规知识竞赛等活动,真正让党员干部受警醒、明底线、知敬畏。
(一)优化干部结构,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。立足学院长远发展,提拔任用了6名副科级中层干部,进一步优化干部结构。开展中层干部述职报告会,对17名中层干部进行考核。通过对中层干部的监督、检查和激励,增强了工作责任感,深化了内部管理体制改革,确保干部能上能下、工资能生能降、人员能进能出,加强了中层干部队伍建设。
(二)严格督察巡查,深化按劳分配工资体系。制定实施《走动式闭合管理制度》《“五全六动七巡”值班管理制度》,“五全”即全时段、全人员、全方位、全闭合、全过程管理,“六动”即走动式巡查、主动式落实、互动式协调、速动式应急、联动式处置、机动式督察,通过每日七次巡查,及时整改、处理、落实,进一步加强学院各项管理工作,统筹落实学院各级值班综合巡查工作,及时消除安全隐患,构建和谐校园,杜绝安全事故发生,保障学院教学培训、学生管理等、后勤保障、安全保卫等工作的正常进行。修订了《安全工资和绩效工资内部分配考核办法》,进一步优化工资分配,建立按劳分配、按贡献分配、多劳多得、奖勤罚懒机制,充分调动教职工安全工作的主动性、积极性、能动性和责任感,实现了按劳分配、兼顾公平的目的。
(三)强化作风整顿,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。制定《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作风建设专项整治活动的实施方案》,召开作风建设专项整治专题会议2次,对学院部分党员干部“不担当、不作为、乱作为、假作为”典型案例深入分析,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自查自纠、严格落实整改,强化全院教职员工纪律意识、规矩意识、服务意识,增强服务意识,提高工作效率,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。
(一)加强安全保卫,建设文明安全校园。与枣西分局警校共建,建设矛盾调解室,及时化解学生矛盾;改造监控室,新增监控168个,实现校内无死角监控;新增保安3人,开展不定期巡逻,查处校内不文明行为;聘请烈焰蓝盾驻校教官9人,提升校园综合管理水平;实行学生“一人一档”管理,对学生的学习、生活、健康及假期出行进行全方位跟踪,及时排除安全隐患。
(二)加强意见征集,建设和谐满意校园。利用院长信箱、院长邮箱、院长热线及院长接待日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,积极收集、妥善解决、定期公示各类热点、难点、焦点等矛盾隐患问题,学生满意度大大增强。进一步强化学生管理,实行“准军事化+封闭式”管理、“在校无手机+课下有活动”管理及“家+校”共建管理模式,组织开展假期安全主题班会,“庆元旦、迎新春”系列文体活动,军训汇演,开学第一课,拔河、跳绳、运球跑等趣味运动会,丰富学生校园生活,打响了学生管理品牌。
(三)加强隐患排查,建设无妨稳定校园。严格落实《“无访校园”工作方案》,强化矛盾排查及信访风险评估研判,认真开展矛盾纠纷隐患排查,及时化解信访隐患,维护学院信访稳定;严格落实特殊时期信访稳定工作及领导干部双值班制度,签订信访稳定工作目标责任书,压实信访工作责任,举全校之力维护稳定大局,为学院可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。
(一)加强教学培训管理。严格落实《教师素质提升方案》《推门听课管理制度》《教育培训班管理制度》《职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训实施方案》等13项教育教学管理制度,进一步促进学院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化、标准化。进一步完善各项培训管理制度、工作流程及评价反馈,上半年为枣矿集团培养173名优秀毕业生,目前已全部就业。全年完成枣矿集团职工素质提升培训1102人次,职工技能认定培训470人次。
(二)强化专业师资储备。招聘新教师14名,为教学培训工作储备年轻人才。采取“请、聘、兼”等形式,构建不同层次、不同专业、不同类型、灵活多样的优质师资人才储备库。结合枣庄市“产业兴市、工业强市”发展战略,在原有30多个专业做优做强的基础上,年初申报新增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、地质勘查、物联网技术应用、护理、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检测5个专业,今年年底至明天年初前再积极沟通、协调,争取有利政策,力争再申报新增4个专业。
(三)提高教育教学能力。组织教师参加2024年全市中职学院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系列培训60余人次,邀请枣庄学院名师开展师德教育3次,开展说课评比2次,课件评比2次,按要求开展枣庄市教育局“双师型”教师认定工作,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。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各级竞赛活动,在枣庄市教学能力大赛中,学院教师获三等奖一人,优秀奖三人。鼓励教师积极申报课题,其中《委托培养方式在职业技术教育与现代企业发展的探索与应用》课题被确定为2024年山东职工与职业教育重点课题,《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的模式创新研究》被确定为山东省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科研课题。
(一)全员招生定目标。制定2024年招生方案,制作招生简章及宣传视频,领导干部包区包片,全员招生定指标,目前学院秋季招生报名1400余人,在校生突破2400人。先后参观省内外优秀职业学院办学情况,探索联合办学、联合招生新模式;制定“手机开放日”制度,每周三下午利用学院文体活动时间发放手机,教育引导学生利用手机对学院正面宣传,扩大学院招生影响力。
(二)积极对接校校合作。先后与中国外国语大学、曲阜师范大学、福建大学、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等10余所省内外高校达成职教高考升学及国际合作升学意向,打通职教高考升学路径。
(三)积极对接校企合作。先后与神州高铁、奇瑞汽车、苏州恒井泰等优质企业对接,签订校企合作协议,推动产教融合,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本领,实现学生就业渠道多元化和学生升学就业“双保险”。
(一)优化餐厅、超市管理。按照公开、公平、公正的原则,开展学院餐厅、超市经营招标工作,招标过程全程监督、录像,规范了招标程序,优化了学院餐厅、超市管理。
(二)提升综合办学条件。二是在去年教学楼、宿舍楼、澡堂整修粉刷,各班级新增智慧黑板、空调、护眼灯、监控的基础上,进一步加强校园综合环境治理,对校门进行整修,提升学院对外形象;引进模拟太空舱床位,提升学生住宿条件;改造高标准塑胶跑道操场,提升了学院综合办学条件。
(三)深化山东能源鲁南工匠学院建设。对实习厂、实训室、实训楼进行改造升级,新建护理实训室、汽修实训室,全面提升实习实训及培训认定基础设施条件。
(一)进一步提升教学管理工作。围绕全面提升课程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,打造课程精品案例。组织开展教学练功活动,通过举办微课大赛、精品课大赛、素养大赛、课题比武等,营造“比、学、赶、帮、超”的竞赛氛围,组织选拔优秀的教师及学生参加国家及省市举办的技能大赛,提升教师教学培训质量。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,提升招生生源数量和质量,通过职普融通、春季高考等形式提高学院升学率。
(二)进一步提升学生管理工作。确保校园安全、和谐、稳定,全年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群体性事件、恶性案件。严格落实“准军事化+封闭式”“在校无手机+课下有活动”等学生管理制度,以“严管+厚爱”的管理方式,持续强化校风校纪,提升学院学生管理美誉度。
(三)进一步提升作风建设工作。集中抓好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,持续开展“不担当、不作为、乱作为、假作为”问题专项整治,让全体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,提高工作效率,推动学院发展。
(四)进一步提升后勤保障工作。修缮标准化宿舍,美化校园健身设施,改扩建实习实训实验室,修缮启用高技院,建设多功能智慧阅览室,强化智慧校园建设,提升学院硬件设施。
(五)进一步推进“工匠学院”及实习实训建设。深化山东能源鲁南工匠学院建设,利用区域优势,紧密对接山东能源集团、枣矿集团、物贸集团和枣庄市等重点产业链,实施“校企联合、产教融合、工学一体、研创并举”的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,积极承接各类工匠人才培养任务云开全站app官方网站。推进与多家机械装备制造企业产学研校办工厂建设;继续推进建设工业机器人、无人机、神州高铁、新媒体电商、物联网技术、新能源汽车等实训实验室,实现产学研一体教育新模式,打造产学研人工智能基地。
目前学院正处于高质量发展、提级转型阶段,在集团公司党政的正确领导下,学院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积极扩大办学规模,提升教学管理、学生管理,提高师资力量、办学质量,引进高素质人才,走深走实职普融通和函授教育,拓宽社会技能培训和职业能力评价领域,实施“三转四像五有”办学模式,逐步把学院建成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根本、服务矿区发展和地方经济为己任、技术类专业为特色的应用型职业院校。
邮政地址:枣庄市光明大道2621号 邮政编号:277800 网站标识码:3704000038